“人们关注土地的粮食产出,关注化肥、农药,但很少有人了解,土壤环境的不合理,使得每亩地每年损失100公斤粮食,而我们的目标,是夺回这100公斤,并且让地越种越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团队首次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引入农田生态系统,并揭示土壤“越种越好”的反馈机制,该成果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近日,新京报记者对话张福锁,解读藏在土壤深处的秘密。
化肥农药,不是洪水猛兽
新京报:能否介绍一下这项研究的初衷?
张福锁:土壤为人类提供了95%以上的食物,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物与营养来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就会体现在吃饭问题上,也就是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出优质健康的食物。但是对土壤的关注不足,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形成了“投入越来越多,地越种越馋,资源效率越来越低,作物品质和环境生态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当前的作物管理以产量为主要目标,长期忽视了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的反馈效应,即“遗产效应”,导致土壤负反馈不断加大,正反馈缩小,土壤“遗产”不断缩减或者被耗竭,严重威胁耕地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新京报: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是不是土壤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
张福锁:化肥农药等确实有一定影响,也一直都有声音,反对化肥农药的使用。但实际上,如果不使用化肥,我们很难获得持续稳定的高产,很难保障14亿人的粮食安全。同时,化肥也不是土壤质量降低的必然因素,比如板结问题。在以前,化肥中大量使用硫酸铵,其中铵被吸收,硫酸根与钙结合形成硫酸钙,导致土壤板结问题的出现,但现在,硫酸铵已经不是主要使用的化肥了,尿素才是,而尿素不会导致土壤板结。化肥农药的真正问题,是不合理使用、过量使用,我们过去的研究发现,目前使用的化肥,只要一半就足以满足农作物所需,而多出来的部分,或者渗透到耕作层以下,几乎很难再被利用,或者随着地表径流、地下水等,进入自然环境中,造成水体富氧化等各种生态问题。
土壤健康,隐形的粮食损失
新京报:你认为,土壤健康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张福锁:现代农业是以作物产量提升为目标,主要针对作物高产性状开展优良品种选育,造成作物品种单一,单一且连年种植作物的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极易导致作物减产。与此同时,在栽培管理中,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导致土壤酸化、次生盐碱化、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严重问题,极大地影响土壤健康,对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粮食种植中,一亩地每年因为土壤问题造成的隐形损失,可以达到100公斤,而我们全国的农业专家、农民,拼命努力,加上风调雨顺,增加的平均产量,不过几公斤。
新京报:新研究中,利用了“植物-土壤反馈”理论,这是不是农业领域的新理论?
张福锁:“植物-土壤反馈”理论,其实是生态学研究中,近年来非常新的一个理论。简单来说,土壤中生长植物,必然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变化,这种变化会反过来影响植物本身的生长。但是这个理论其实发源于农田生态系统,比如,长期种植单一作物造成的连作障碍问题就是典型的负反馈。所以,农业生产中,禾本科一般与豆科轮作,禾本科可以抑制豆科的病害,而豆科植物有固氮效应,可以富集氮元素,让下一茬生产更有利,这就是一种正反馈作用。我们将这一理论引入农田生态系统中,去进行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发挥正反馈,同时避免负反馈,让土壤变得更健康,把损失的农产品夺回来,获得更好的产量。
越种越肥,通过技术可以实现
新京报:这项研究从什么时候开始?能否介绍一下研究中的故事?
张福锁:这项研究是在科技小院的实践中出现和开始的,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一项科研、服务、教育领域的创新,让校园和实验室的老师、学生,走进农民的院子和农田,长期和农民一起生活、生产,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完成科研任务。让科研、教育真正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师生发现了土壤的问题,举例来说,种人参、田七等中药材,种一次,这块地大概10年不能继续种同样的药材,这种连作障碍,其实就是土壤中富集了大量对该作物有害的病原菌,不只是人参,很多作物都有同样的问题,需要采取很多办法去缓解和治理。我们就想,这里到底都有哪些具体的土壤问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治理这样的土壤?为了弄清楚这个事情,我们上千家科技小院,针对不同的作物,在全国各地展开了长期监测和研究,形成了我们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才有了这篇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新论文。
新京报: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新的研究有怎样的帮助?
张福锁:地是不是越种越瘦,越种越薄?很多人这么认为,但这是不对的,新中国成立时,我们的粮食亩产只有几十上百斤,改革开放之初,只有几百斤,但现在一亩地一年产一千斤粮食,已经成了普遍现象,高产的农田,一年可以生产一吨半,也就是三千斤,而且不是个例,在不少地方已经有大面积的吨半粮田。而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保持土壤健康,让植物的正反馈更好发挥出来,配合新的品种选育、管理技术的进步等,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让土地越种越肥,越种越健康,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土壤健康水平的提升,不仅有希望夺回失去的隐形损失郑州配资服务,也有希望让土地的产出更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土壤,生产出来健康的食品,这恰恰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必然的需求。
申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