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觉得小猫MO看起来有些孤独、没那么开心,我们将这个感受抛给了崔然州,她轻快地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其实我在画MO的时候,描绘了我心中最自然的猫咪的表情。现实中猫咪的表情并没有那么千变万化中国配资论坛,但在这些表情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快乐、好奇和幸福等情绪。MO虽然胆子有点小,但却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家伙,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表情,大多数都是它开心的表情哟。哈哈!”
《小猫MO的森林冒险》
作者:(韩)崔然州
译者:郭宸玮
版本:接力出版社
2025年7月
不用细腻笔触描绘毛发,却以黑白涂色构成小猫MO极简却强烈的形象;不刻意渲染欢乐,却让人们在小猫MO的世界里找到安静的力量。在本篇专访中,崔然州首度分享小猫MO形象的诞生瞬间、颜色形象设计及背后的思考,还有她在创作《小猫MO的森林冒险》时的初衷:“我希望赋予MO一个没有痛苦的安全温暖的世界,它在那里带着可爱的小故事,一点点学习、慢慢地成长。”
展开剩余89%描绘心中猫咪最自然的表情
新京报:可以向中国读者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吗?比如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画画,在画小猫MO之前喜欢画些什么,平时喜欢做些什么……
崔然州:中国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崔然州,一个热爱自由描绘自己所喜爱事物的插画家。
韩国插画家崔然州(接力出版社供图)。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绘画,因为从未考虑过绘画以外的职业道路,所以我顺理成章地考入美术学院,并主修了工艺美术专业。在大学期间,我陆续接了一些绘画方面的工作,也由此正式踏上了插画创作的道路。在创作《小猫MO的森林冒险》以前,我主要从事插画外包工作。直到2018年,我们家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宠物猫“MO”,它成为我创作的灵感缪斯,从此我开启了以它为主题的系列创作。
每天早上起床以后,我会去姐姐家“上班”——她家就在我家附近,也是猫咪们现在的居所。在我们姐妹结婚之前,我们一起在娘家照顾这些猫咪,后来我们都结婚以后,猫咪们就搬到了姐姐家生活。
白天家人们都去上班,家里只剩猫咪的时候,姐姐家就成了我的工作室,我一边照看猫咪,一边进行创作。这个时间段特别安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时光,通常我会利用这个时间画分镜草图或者处理电子邮件。
崔然州的工作室(接力出版社供图)。
到了下班时间,我会跟猫咪们道别,回到自己家,晚上跟我先生共进晚餐,散步。如果有空闲时间,我也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编织或者做玩偶,让自己放松一下。
不过最近这样的时间很难得,我经常要忙到睡前才能收工。即便如此,我还是尽量在睡前留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给自己,看看绘本或者写写日记。
新京报:你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第一次画出了小猫MO的形象呢?还记得那一天的心情吗?
崔然州:自从2018年第一次遇见MO以后,我几乎一直都在画它,虽然记不太清第一幅画的具体样子了,但依稀记得好像是用软笔画下了MO的脸,当时就觉得它脸上的斑点在画面中格外突出,跟画面非常契合,那种感觉至今还留在记忆里。
《小猫MO的森林冒险》最初的草图,是在一家我很喜欢的咖啡店里完成的,我点了一份甜点,一边望着窗外的风景,一边在绘图本上画下了第一个场景。因为是整部作品的开场画面,我特别希望能画得尽善尽美,所以那一幕我反复画了很多遍。那天创作时的激动与悸动我至今难忘。
新京报:有喜欢小猫MO的读者在网上留言:“小猫有那么多朋友,为什么还是看起来不开心呢?”你是有意去画一只没有那么开心的小猫的吗?生活中,你的小猫是什么样的呢?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和奶牛猫MO在现实生活中相遇的故事吗?
崔然州:每位读者对作品的感受都不尽相同,如何解读是读者们的自由。我希望读者朋友们都能轻松自由地解读。
如果你们想知道作为创作者的我的想法,其实我在画MO的时候,描绘了我心中最自然的猫咪的表情。现实中猫咪的表情并没有那么千变万化,但在这些表情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快乐、好奇和幸福等情绪。MO虽然胆子有点小,但却是个活泼开朗的小家伙,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表情,大多数都是它开心的表情哟。哈哈!
小猫MO(接力出版社供图)。
那是在2018年的冬天,一只脸圆圆的,鼻子旁边有颗大黑点的花猫,一路跟着我弟弟来到家门口,就这样,它成了我们家的一员,这只花猫就是大家所熟悉的MO。
自从遇见MO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在画它,也开始不断地想象:“它为什么会从家里跑出来呢?”“它在外面都经历了什么呢?”“又遇到过哪些人呢?”这些想象慢慢构成了一个个故事。
新京报:你笔下的小猫MO总像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一样做各种各样的事情,给喜欢你插画的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陪伴感。这种陪伴感是你从你的奶牛猫身上体验到的吗?你如何把握这种温暖又有点孤单的感觉呢?
崔然州:如果有读者在我的画中感受到一些孤独的情绪的话,我想那可能是每位读者的心境不同,感受也自然会有所差异吧。
我的创作灵感多半来自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我常常会想象,如果让我笔下的角色来演绎我和家人之间平常的那些小互动小日常会是怎样的画面呢?我也会把这些想象画下来。或许是因为这些角色承载了我对身边人满满的爱意,所以当他们跃然纸上时,才会营造出那种温暖、柔和的氛围吧。
《小猫MO的森林冒险》内文图。
不断尝试多种技法,
凸显作品魅力
新京报:在关于小猫MO的画中,除了黑色和白色,你还喜欢使用什么样的颜色?对颜色的选择有什么仔细的考量吗?你喜欢用什么媒材画画呢?
崔然州:我画基础线稿通常用软笔,上色部分主要使用Photoshop(一款绘图软件),我会根据作品的整体氛围选择合适的色彩。
因为商业插画大多都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所以我会优先选择Photoshop。但我个人非常喜欢手绘线条与干净利落的Photoshop上色结合在一起时所呈现出的独特质感,那种效果很接近丝网印刷(Silkscreen)。
崔然州喜欢的关于小猫MO的画面(接力出版社供图)。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或是筹备个人展的时候,我也会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比如水粉(Gouache)上色。虽然比起Photoshop,水粉(Gouache)不易修改,耗时较长,但正因为如此,我在创作过程中会更加专注谨慎。同时,水粉本身所呈现出的立体感也非常吸引我,是我很喜欢的一种绘画材料。
新京报:你很擅长用细密的线条来刻画环境和其他动物,比如树干、桌椅、动物的毛,这给人带来一种硬朗的、帅气的感觉,为什么喜欢使用这种绘画方法呢?
崔然州:我认为,传统软笔的描绘方式是我作品的主要魅力之一。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既和谐又富有冲击力的表现手法,让画面更加生动有力。也可以说,让作品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是我不断尝试多种技法的动力所在。
新京报:在画小猫MO时,你主要用黑色块勾勒出它的形象,而非画出细密的猫毛,这是为什么呢?
崔然州:关于为什么没有细致描绘MO的猫毛,而只是选择用黑色涂色,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对于不同的角色,有的适合用细腻的毛发表现手法,有些更适合简洁的风格。而MO这个角色,我觉得用黑白两色再加上圆点来表现,更加干净利落,也能凸显它的魅力,所以选择了这样的表现方式。
希望赋予流浪小猫
一个安全温暖的世界
新京报:在《小猫MO的森林冒险》中,小猫为了追寻“微笑的光芒”出发,在森林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动物,最后遇到了所有动物都害怕的熊,并在熊的家里找到了微笑的光芒。你没有选择讲述小猫在城市中的生活,而是讲了一个森林中发生的极具童话色彩的故事,这是为什么呢?你是怎样想出这样一个故事的呢?
崔然州:现实中的MO,也许曾经历过一些不为人知的伤痛,也许它曾经独自在城市流浪,直到脚掌都沾满灰尘。但在我的想象里,我更希望赋予MO一个没有痛苦的安全温暖的世界,它在那里带着可爱的小故事,一点点学习、慢慢地成长。
《小猫MO的森林冒险》内文图。
新京报:若说《小猫MO的森林冒险》是你的奶牛猫遇到你之前的故事,那么,那只看起来就很有创造力和生活趣味的大熊是你自己吗?
崔然州:黑熊这个角色并不是我本人的投射。最初构思大熊这个角色的时候,灵感来自我先生,但在故事创作过程中,黑熊性格与角色的设定,我并没有将它具象为某一个人。黑熊在现实生活中常被认为是危险或者可怕的动物,但其实并非如此,我觉得这样的反差感跟我想要呈现的黑熊角色非常契合。
新京报:你有其他新作要出版吗?那是什么样的故事呢?
崔然州:今年6月,《小猫MO的森林冒险2》出版问世。第二部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夏日小岛上,这一部融入了更多我个人的情感经历。
我和父亲共同运营一个名为“Huginn&Muninn”的品牌。每年冬天,我们都会制作一款年度台历——这是我们已经坚持了九年的代表性项目。其实能够入选台历的作品,很少是一气呵成的。通常我会把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放到一边,挑出觉得还不错的作品和家人一起讨论筛选。每当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会说:“把你淘汰的那些画也一起拿过来看看吧。”他会把我淘汰的画重新排列,找出这些作品的亮点。很多被我淘汰的画,反而被选进台历中。
父亲总是能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被我放弃的作品,并给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这也让我重新思考“不要轻易放弃”这个主题,这也成为《小猫MO的森林冒险2》的核心主题。
小猫MO与新作《小猫MO的森林冒险2》合影(接力出版社供图)。
新京报:在此刻,你有什么正在关心的事情吗?
崔然州: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担忧,现阶段最希望自己能够放慢节奏,在认真完成现有工作的同时,也想多关注一下自己,倾听自己的心声。
也祝愿中国的读者朋友们能够劳逸结合,度过一个愉快、健康的夏天!
采写/王铭博
编辑/王田
校对/卢茜中国配资论坛
发布于:北京市申宝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